来源:山西日报
5月5日,记者从省物价局召开的全省价格举报电话开通十周年座谈会上获悉:自2001年全省正式启用全国统一价格举报电话“12358”起,经过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力量不断增强和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更加顺畅。截至目前,全省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累计受理投诉举报14.6万件,查处价格违法案件 1.9万件,实施经济制裁8459.58万元。其中,2008年至2010年,全省价格投诉举报每年受理量维持在1.7万件左右,举报件办结率分别达到97.38%、98.34%和99.85%。
10年间,全省物价举报电话及时捕捉市场异动信息,价格举报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价格举报中心与市场接轨,异动信息最先发觉,价格异动的焦点和趋势最先掌握,大大提高了物价监测的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在应对2007至2008年猪肉、粮油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异常上涨,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充分发挥价格举报工作作用,积极促进了猪肉价格的整体回落和粮油价格的基本稳定。今年3月,由“日本核辐射”引发的“食盐抢购风潮”中,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凭借价格举报工作优势,见事早、措施实、行动快,使“食盐抢购风波”在2天得到平息。
通过查处涉民价格(收费)侵权行为,价格举报工作有效地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各级价格举报中心积极为民排忧解难,收到了良好效果。运城市价格举报中心2006年5月接到万荣群众关于 “解店镇派出所在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过程中,强制居民到指定照相馆照相并额外收取费用”的举报后,有效地遏制了乱收费歪风,社会反响很好;省物价局2008年10月接到国家发改委交办的 “吕梁群众关于集中供热企业违规向群众收取供热建设费”举报后,经过调查办理将相关供热公司累计收取的2800多万元供热建设费全部退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