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乡居民拥有“半小时文化生活圈” |
发布时间:2011-6-19 |
全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形成
“走半小时就可以找到一个适合的文体活动场所。”家住省城漪汾苑小区的王女士说,步行半小时到滨河体育中心健身,步行半小时到太原市图书馆阅读已成为她们小区居民的时尚生活。随着全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形成,遍地开花的文体活动场所,让更多城乡居民拥有了“半小时文化生活圈”。
在省城,文化新地标拔地而起。山西大剧院和山西省图书馆新馆建设接近尾声,即将投入使用。长期以来,因为没有高标准、现代化的剧场,我省无法引进国内外优秀剧目,无法举办大型国家级的艺术盛事。山西大剧院投入使用后,这些都将成为历史。总投资7.9亿元的山西大剧院,内设主剧场、音乐厅、多功能厅、小剧场、演播厅、琴房、排练厅等,可以演出大型歌剧、舞剧、芭蕾舞、音乐剧等多种艺术门类。总投资3.5亿元的山西省图书馆新馆,藏书量由现在的200多万册,增加到700多万册,可容纳3000多人同时阅读。
在市县,我省首次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考核范围,11市文化基础建设呈遍地开花之势。大同、朔州、阳泉、临汾、运城5市开工建设文化中心、图书馆和博物馆。30多个县新建或改扩建了文化馆、图书馆。近700个乡镇(街道)新建了综合文化站。119个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26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3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397个,各级各类博物馆142个,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24家,广播电视无线发射转播台(站)729座。
截至目前,全省120万农民兄弟解决了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1500万城乡居民分享免费看电影的文化大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乡镇文化综合服务站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十一五”建设目标全部完成,百姓文化生活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