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毕业生离校宠物何以遭殃? |
发布时间:2011-5-28 |
笔者作为一名毕业生,对于毕业生的相关新闻颇为关心。毕业生作为一群“不安分”群体,对于即将面临的生活转变总是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有些人甚至杂桌子、仍瓶子以表达对脱离束缚的解脱或者依依不舍的留恋。笔者所在院校每年这个时期都会进行“安全离校”方面的宣传教育,以期达到把学校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今天,看到一则毕业生离校,大量宠物遭抛弃流浪学校的新闻,心中不免惹起对宠物的怜悯之情,对同伙的愤慨之意。
记者在西南政法大学等重庆几所院校调查,均发现数量较多流浪校园的猫狗。这些流浪的猫狗大多数为毕业生即将离校,无奈之下弃之不顾的牺牲品。先晒晒记者同志给出的几张照片:
西南政法大学,两只流浪狗在校园里游走
西南政法大学,工作人员在喂养校园内的三只流浪猫
看到这些照片,笔者不禁联想到它们曾经跟随在主人脚下,活蹦乱跳嬉闹的场面,而如今却流浪街头,无依无靠,让人情何以堪?记者在西南政法“中法图书店”附近看到一只土狗,据书店老板介绍,这只狗的主人是两年前毕业的学生,以前经常跟在学生后面摇尾散步,可是该学生毕业离校后并未带走这只土狗。于是,这只狗便在主人常走的那条路上来回寻觅。两年了仍未改变对主人的留恋,这不得不让一些人感动心痛与惋惜。一条狗尚且重情如此,让人情何以堪?笔者希望这条狗的主人看到新闻后能主动回学校领回大学时期的伴侣,结束它的流浪生涯。
像狗猫等动物以其独有的动物灵性,被人们所喜爱豢养。在人们心中,他们与猪、养等家养禽畜有存在很大的区别。前段时间动物权益保护协会的志愿者拦截一辆载有520只待宰狗的卡车,阻止屠杀狗的事件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和支持,这是人们对狗特殊感情的一个佐证。我们很少见到狗肉进入餐桌,其原因是人们把狗当做朋友,而非一个可以任意屠宰的牲畜。试想大学生饲养狗猫不是把他们当做朋友伴侣吗?怎能因为毕业离校就弃之不顾,任其流浪。也许,这些大学生会认为流浪校园毕竟不会致死,就安心的抛弃了它们。可是,笔者要说,它们也是有灵性的,有感情的,图书馆的土狗的行为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吗?
无可质疑,不管什么原因,大学生们毕业离校抛弃它们,的确是一件不仁义、不道德、冷漠无情的行为。这种行为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冷漠和残忍,缺乏对动物的尊重。鉴于大学生本是一个学校的过客,终不是久居之地,为什么他们还要买宠物养?他们没有考虑过毕业后怎么处理宠物吗?他们养宠物的行为充满了自私和不负责任。
宠物为什么会进入大学校园是一个具有深刻背景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笔者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对他们饲养宠物的心理有较清楚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秀爱情,耍浪漫
笔者认为此类人群是助长校园宠物流行的最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男生为了取得女生的好感,宠物作为一种爱情的见证成为了热门的选择。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了因爱情被宠,又因失恋被遗弃的宠物狗。有些女生喜欢拿这种方式纪念爱情,有时候会主动要求男友购买宠物。
二、爱跟风,玩时尚
在现代社会中,宠物已经发生了地位的转变,成为了富贵人家炫富的一种方式。大街小巷里,经常能看到打扮时尚的女青年怀抱着名贵品种的宠物,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宠物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笔者相信,这种风气已经影响到大学校园。部分学生为满足虚荣心理,不顾校规而饲养宠物。而这类人往往以女生为主。
三、排孤独,做伴侣
在一个大学校园里,每个学生都冠以大学生的帽子,但其心理却相差万别,有些人活泼开朗,热情奔放,而有些人却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对于后者,他们对同学不感兴趣,很难和身边的人进行心灵的交流,成为一种孤独者。为排遣心中苦闷,寻找心灵伴侣,有些人便选择饲养宠物。
四、为喜爱,感兴趣
不乏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天生就是喜爱宠物的命。大学这样的安逸环境,养宠物自然成为了一种选择。
笔者认为,学校毕竟是一个学习的场所,不是宠物的乐园。一些学校也有禁止饲养宠物的规定,所以,学生饲养宠物的行为本就是一种错误,一种缺乏远见,不尊重动物生命的轻蔑之举。所以,作为毕业生群体里的笔者,呼吁各同胞在决定饲养宠物之前三思而已,量力而行,不要因一时冲动,犯下错误!
作为校方,应加大对饲养宠物的监督力度,把校规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流浪狗、流浪猫的出现。
笔者呼吁在校学生多关心校园中的流浪狗、流浪猫,让他们在流浪中健康成长。话又说过来,这些精灵们不也是校园的一道风景吗?希望在尊重动物生命的前提下,给他们一个“流浪”之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