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开学季,一张冰冷的诊断书,将8岁的张文豪隔阻在校园之外。妈妈江文英四处借债为文豪治疗,可终因入不敷出两度忍泪出院。生死关头,小文豪所在学校了解到了他的情况,随即发起捐款呼吁,迅速为文豪筹到近3万元善款。6月1日,文豪第三次来到广州,第三次走入病房。看着化疗药物一滴一滴进入儿子的身体,江文英心头又燃起希望。
三个月前恶疾来袭借贷入院
今年3月,新学期刚刚开始,老师便发现张文豪“不在状态”。江文英说,因为儿子上课无精打采,还常常趴在桌上打瞌睡,班主任很快找上门来。
文豪一直是同学眼中的小“学霸”,成绩始终名列榜首。江文英从未操心过儿子的学习,对老师反映的情况不以为然,“可能是刚过完年,孩子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直到几天后文豪突然高烧,她才把儿子上课时的萎靡与病痛联系在一起。
在粤北人民医院,高烧超过40℃的小文豪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江文英吓蒙了:“捐过钱给一个白血病孩子,怎么可能我的儿子也得了这种病?”夫妻俩蹲坐在医院墙角抱头痛哭,
张化有夫妻俩都是韶关人,婚后育有两个儿子,在韶关县城租房生活,一家四口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张化有在乳源某工厂做电工的工资。“每月不到3000元的工资,精打细算,刚刚够应付全家人的衣食住行。”
文豪的白血病类型属于高危型,发病凶险,治疗刻不容缓。江文英夫妇别无选择,只能四处借贷,将儿子送入粤北人民医院住院。
坚持做化疗孩子还有生存希望
仅仅半个月,文豪已经花费数千元,这是江文英与丈夫当时能筹借的极限,“亲朋好友都求遍了,到最后实在没有钱缴费,只能带着儿子出院。”
在签写“主动要求出院”的申请时,张化有泪眼模糊,“如果不是没钱治,我怎么能带他出院?”
回到老家,文豪的情况越来越差。“一星期带他去查一次血,血象一次比一次差。”江文英说,熬到4月中旬,文豪已无力行走。江文英夫妻俩硬着头皮再去借钱,并在4月底带着好不容易凑到的5000多元钱第二次来到广州。
院方为文豪做了详细的检查并拟定治疗方案。“医生让我们坚持做6-8个月的化疗,孩子还是有生存希望的。”江文英突然有了希望和目标。但让她沮丧的是,住院才12天,化疗还未开始,带来的5000多元已分文不剩。
据医生估计整个化疗过程需要20万元左右。面对如此沉重的经济压力,江文英无奈之下只能再次申请出院。
做完全部治疗至少需要20万元
就在此时,文豪所在小学了解到了他的病况,并很快组织全校师生为他捐款。“我们那儿的一个小学校,能给文豪捐2万多元,真的不容易,我们真的好感激!”江文英说,如果没有师生们的援助,文豪根本没有机会第三次来到广州。
6月1日,文豪再次入院,开始接受第一期化疗。医生的治疗方案并未改变,仍计划为他做9个疗程的化疗,前后大概需要8个月左右。“要完成全部治疗,就要准备20万元。”江文英说,到现在为止,文豪的第一疗程还未结束,带来的3万元已去大半,“希望剩下的钱能熬过这一期,下一疗程我们可以在中间休养时段想办法。”
如果不出意外,后续8期化疗,还要花费17万元左右。江文英为此焦虑不安,但看到小文豪的精神逐渐转好,她暗下决心,“不走到最后,我们都没有权利代替孩子决定是不是该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