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正在转折期,互联网公益成为了一支新力量。一桶冰水浇在头上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动作,却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引来超过800万元的捐款数额——今年8月,呼吁关注“渐冻人”的“冰桶挑战”引发了巨大效应,而产生这种影响重要原因是互联网的爆炸性传播。
在25日举办的一场公益活动上,支付宝公益发起人吴耀华表示,目前在阿里巴巴的捐赠平台上,用户占比最多的是“90后”,公益的未来在年轻人。新浪微公益主编杨光表示,随着手机app的风靡,参与互联网公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与传统募捐、筹款的形式相比,现代公益有了互联网技术的推动,公益项目往往能产生长期的扩散效应。此外,互联网时代网友的自发性、主动性,也为公益人士搭建了平台,降低了个人公益成本。互联网公益的崛起,带来的是公益主体的相应变化,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越来越多的“90后”加入了公益队伍。
支付宝公益发起人吴耀华透露,2013年,近300家公益组织“落户”淘宝,有53.1万卖家通过平台的“公益宝贝”,参与了2.66亿笔公益交易,笔均9分钱,筹款2513.8万元。“根据我们的数据统计,目前在捐赠平台上,捐款的大多数是‘90后’。”
新浪微公益主编杨光表示,随着手机app的风靡,参与互联网公益项目的年轻人越来越多。“90后年轻人对于公益项目的要求更加细致、更加个性化,因此我们也会适时推出十分有针对性的公益项目,吸引他们的参与。”杨光还指出,偶像的力量对“90后”的影响很大,明星、名人的加入,可以影响更多年轻人。
吴耀华说,“90后”更加认同高效、快捷的互联网公益模式,“现在很多手机软件,随时随地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实现爱心捐献,特别受年轻人的欢迎”。而他也表示,90后对于公益的要求更多体现在监督上,“这也对互联网公益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