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鱼龙混杂 质量参差不齐 监管尚有空白
近年来,随着广大农民朋友收入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将自己宅基地上原有旧房拆除后重新翻修再盖,这本是一件提高广大农民居住水平的好事。但7月10日发生在朔州市朔城区贾庄乡西辛庄村村民李元房屋倒塌事件,使记者认识到广大农村自建房屋质量问题不容忽视。连日来,记者在朔州农村地区广泛走访调查,发现农村自建房屋质量存在诸多隐患,亟须引起重视。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在修筑新房过程中,村民所请的施工队资质不一,鱼龙混杂,部分施工队伍甚至没有专业施工资质,施工队按照户主要求随意更改施工图纸设计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村民在修筑自家房屋时,甚至连基本的施工图纸都没有,完全依靠所雇用的施工队伍的施工经验进行修筑,房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此外,不少村民对建筑所用新材料性能不熟悉,往往是根据已有经验贸然使用,多用、滥用装修材料现象比较普遍,如发生在7月10日的房屋倒塌事件,正是村民李元使用了重量多达120余吨的粉煤灰做屋顶保温外墙,才导致房屋顶梁负荷过重,最终压垮房屋的事故发生。
据记者了解,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修筑的商品房屋具有较为完备质量监管体系相比,在农村宅基地自建房屋或者翻修新房历来缺少监管机构的监管。以朔州地区的农村为例,只要村民所属的宅基地不属于城市规划建筑范围,村民只需告知一声所在村委会,就可以在自家的宅基地上修筑新房。同时,囿于经济条件有限,质量较好,但成本较高的现浇顶框架式结构在农村普及率并不高,不少村民仍在使用已属淘汰产品的粘土砖和预制板建房。房屋抗震能力较差。
因此,针对农村建筑施工队伍资质复杂混乱、房屋质量参差不齐、相关监管工作尚有空白的局面,记者以为,相关部门应尽早出台农村自建房屋质量建筑标准,并加强对农村建筑施工队伍的资质监管审核工作。并加强对农村自建房屋建设方案指导设计,尽可能提供一些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房屋设计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