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料图:中国第四代战机歼-20首飞图片。 |
常规力量的弱项
歼-20战斗机的出现,的确表明了中国朝独立设计战斗机的方向迈进。然而正是歼-20的出现,使得继续购买AL-31FN发动机的动向说明了中国战斗机工业发展不可逾越的障碍继续存在,而且短期内难以越过。那就是依然缺乏大推力发动机与先进雷达的技术。
歼-20只是一种试验机,发动机显然不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只能称其为“具备中国特色的第四代战斗机(试验机)”而已。至于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使用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已经从两年前开始进行空中测试,而且不止一种。第五代战斗机需要的117系列14500公斤级加力推力发动机促使T-50能够实现超音速巡航。
中国的远程防空武器无论在装药还是在发动机技术上,与俄式防空导弹还有相当的技术差距,俄已经开始开发射程400公里的防空导弹系统。
在舰对空导弹方面,俄开始部署新一代的9M96E 垂直发射系统,S-300PMU2上舰并非困难的技术问题。垂直发射器的通用化,促使俄式9M96E舰载垂直发射导弹的射程覆盖40-120公里,它比早期型的RIF-M舰对空导弹(中国海军使用)更加小型化、模块化、数字化。在舰对舰导弹的技术、种类方面,只有俄印部署了射程300公里、小型化的超音速“宝石”多用途导弹。中国目前没有这样的技术,也没有一种垂直发射的舰对舰导弹。
中国的机载武器系统与俄罗斯的差距也在拉大之中。射程超过220公里的KD-88空对地导弹的出现,使中国空军有能力实施视距外对地精确打击。但是俄、美、欧洲的先进空对地导弹,都在向300—500公里射程、采用先进的GPS+INS+地形匹配+末端红外或者雷达成像诱导技术发展。中国同前使用的俄式空对地、空对舰导弹都开始进行改良。
海军的情况也基本相同。表面上,中国具备了90% 的国产化能力,然而就是这最后1O%属于关键技术。
052C导弹驱逐舰的出现是“海军版的歼-20”。052C的出现,的确表明了中国舰船工业的进步,至少已经掌握了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