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滚动新闻: 
健 康
健康

武汉乡村游客体验晒秋

乌梁素海:鸿雁飞过芦

临县:湫河大地春耕图
 
当前位置:首页-> 健 康-> 健康
冬季四种补 不死也半残
发布时间:2011-11-22

来源:搜狐健康

  一到冬季,“将养生滋补进行到底”就成社会热潮。药补加食补,西洋参、鹿茸、黄芪统统被好补者拿来泡茶熬汤。药店、商场的中草药、滋补保健品专柜前人流剧增。饭店大打养生药膳招牌,老百姓在家也时常羊肉锅、老鸭汤滋补一下,甚至有人认为冬季进补就是大吃大喝。但随之而来的是有些人出现了口腔溃疡、上火、肚子胀、便秘、睡不着等症状。

  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王发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冬季进补虽说是中医养生保健的一大特点,但也并非人人都需要在冬季进行补益,切忌走入"进补"的误区。”

  他认为,按现时我国的生活水平看,冬季进补的对象应为身体虚弱的中老年人;劳累过度,亚健康状态的人;久病,术后或大病初愈等这样的群体。年轻体壮无病之人,对寒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者,则无需进补。

  误区一:地域不分“滥补”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季,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气候迥然有别。因此,王发渭教授说,千万不要地域不分“滥补”。

 

  冬季的西北、东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味,如羊肉、狗肉、鹿肉等,补品中如人参酒、参茸酒等,强壮补身,御寒助阳确有作用。

  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北方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宜清淡甘温之味,如鸡、鸭、鹅等。

  王发渭教授提醒,长江以南地区的人们如果多食羊肉、狗肉、鹿肉等容易燥热动火,出现咽痛、口疮、鼻出血等症状。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也是少用为佳,应以干润生津之品如百合、荸荠、莲藕、梨等果蔬为宜。

显示全部  本篇文章共  1 [2] [3] [4] 页
下一篇: 白领易“悲冬” 阴天要开灯
上一篇: 胖孩子或提前发育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合作伙伴 | 人员查询
Copyright @ 2010-2012 时闻网 All Right Resverd
晋ICP备11001619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140100400005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 晋B2-20011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