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点象现实版的《拯救大兵》,也许象《一个也不能少》,但又都不象。对于这样的残疾弱势悲惨的命运,没人能够做得到“一个也不能少”,但我一直认为,如果通过自己和他人微薄的努力,能够改变一个人,那会是自己莫大的幸福。
假如你经过合肥街头,你也许看到过她,但是你很难记住这她幕,包括我自己,平时都不愿意去记住看到的这样一幕:一个17岁的少女,但是她佝偻残疾,手推着另一位佝偻残疾人,在街头乞讨卖唱。
她叫张贱太(又名张贱娣),出生于广东紫金的乡村。我不知道父母给她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她出生的先天残疾,还是希望这样一个贱名更容易存活。父亲游手好闲着不务正业,母亲终于离开了她们离婚远嫁,家中还有一个10岁的弟弟,都靠爷爷奶奶抚养着。
她只上过一年小学,但是被学校赶了出来。不甘在家里让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着,听从网络上同样残疾的朋友介绍,一个月前她悄悄离家出走,辗转来到合肥,与另一位佝偻残疾人一起,开始了街头乞讨卖唱的生涯。
她爱上网,还在广东的时候,有机会她会上网。在网络上,她认识了广州冼励勇老师, 一位热心的民间志愿者,曾经与我一起努力帮助过四川震区的伤残儿童。冼老师说,经过几个月的接触交往,他相信这孩子的生活经历和命运是真实的,也发现这孩子善良淳朴。冼老师相信,要改变这个孩子的命运,唯一的机会是让她回到学校重新接受教育。
冼老师努力做了许多工作,碰了无数次壁,遭遇过太多挫折,最终通过努力,广州市残联愿意帮助这个孩子,可以将她转到残联办的残疾人中专(培英学校),从初一读起。已经有广州的志愿者表示,在她上学以前,全面辅导她的学业,让她能跟得上学校的进程。可以说,只要她回到广州,学习和生活的安排已经没有问题。
当冼老师和志愿者们完成这一切的努力时,才发现她已经远走合肥,开始了乞讨生涯,她说她希望自己谋生,不愿意成为家庭的负累。听到冼老师为她所做的安排,她最初很高兴,很想马上回去。但现在,她又犹豫着,因为她感觉自己如果撇开一起乞讨的同伴,他无法独自谋生,因为现在他们是搭档,她是他的腿,她能行走而同伴不能。
同伴28岁来自于河南。广州了志愿者和广州的残联办不了河南的事,他的未来怎么办,我们毫无头绪。也许河南的政府河南的残联,也应该有机会象广州残联那样愿意帮助这样的人。但是张贱太,仅仅17岁的这个残疾少女,她应该回去,回到校园,有知识有文化才有机会改变命运,这是她未来最大的希望。
也许,合肥的网友合肥的志愿者,能够先找到她,了解她现实的状况,劝说她回去。现在她每天卖唱乞讨的地点就在合肥市,北二环蒙城路交叉路口。我有她的QQ和手机号,不便公布,需要者请与我联系(13606736070),或者联系广州冼老师(13178863640)。我想最重要的是,先找到她,与她接触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