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民增收是大事 实现“十二五”农民收入翻番评论 |
发布时间:2011-8-16 |
财富之神似乎更眷顾城市。多年来,农民收入的增长一直赶不上城镇居民。不只山西,全国皆然。因此在"十二五"规划实施之后,农民增收问题就显得越来越紧迫。正如袁纯清书记前不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所讲:"农民收入翻番是转型跨越的关键所在,是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核心指标。"
其一,山西省是欠发达省份,与发展快的省市相比,更大的发展差距在农村。去年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736元,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0.02%。更何况,全省还有6063个村每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500元。
其二,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新农村;没有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生活的改善,即使工业化、城市化上去了,各级财政收入增加了,那也不叫科学发展、以人为本。
其三,农民收入增长慢,就会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供给就会受影响。农民手里没钱,农村消费市场就打不开,全省"消费"这驾马车就不会真正启动。因此,什么时候都不能、也不应该忽视农民增收。
山西省实现"十二五"农民收入翻番,人均收入须达9000元以上,年均增长须达到或超过14.2%。这个增长速度前所未有。对能否达到这个速度,有些人颇有疑虑。我们的回答是:能!前所未有不等于今后没有,跨越发展本身就意味着改写和突破。
当然,农民收入实现翻番更主要的依据来自对现实的科学判断。
政策的倾斜对农民增收有利。从每年的"一号文件"到"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从免除农业税到对农业的补贴大幅度增加。具体到山西省,还实施了力度更大的助农增收办法。如实行以工补农、以企助农、以城带农制度,实行6000名领导干部包6000个贫困村制度,实行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制度,特别是确定重点培育"一县一业"基地县和"一村一品"专业村等。
与此同时,山西省农业投资在上年同比大幅增长81.6%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同比又增长了23.1%,这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这将加速农民进入城市,并使农民获得更多的工资性收入。特别是农民自身市场意识的增强、经营能力的提升,加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群体、专业服务组织等市场中介的发育,都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遂使农民收入翻番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
"十一五"期间,同为中部省份的安徽省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4.9%,巧的是,毗邻的陕西省农民年均收入增长也是14.9%。与这两省"十一五"的条件相比,山西省农民"十二五"增收的条件应该说更好一些。他们能够做到的,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到。
事实也是如此。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省内已经有所显现。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20.5%,增速加快了5.4个百分点。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势头,我们务必一如既往,采取措施,把这一良好势头保持、发展下去。
"世上有难事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但凡事要做成功,不外乎客观条件加上主观努力。只要横下决心去做,全力去抓,把有利条件充分利用起来,下大力气扭转不利因素,不断克服遇到的困难,不断解决遇到的问题,相信农民收入翻番这个山西省"十二五"的核心指标就一定能实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