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滚动新闻: 
煤 炭

武汉乡村游客体验晒秋

乌梁素海:鸿雁飞过芦

临县:湫河大地春耕图
 
当前位置:首页-> 煤 炭
太钢集团转型发展驶入“快车道”
发布时间:2011-7-28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太钢的新闻不断涌现:

    太钢上榜国家首批“两型”试点;国际领先的第三代汽车用钢在太钢研制成功;太钢托管后的民营钢企美锦钢厂正式复产;太钢承建的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城郊森林公园破土动工;太钢缅甸达贡山镍矿项目矿山系统正式投产;太钢大明加工中心等7个延伸产业链项目奠基开工;国内首套全功能冶金除尘灰资源化装置在太钢顺利投产……

    这一项项成果,印证了“太钢不锈”这个山西经济“领头羊”,已经突破了以往特定产业的“角色”身份,开始驶入延伸发展、多元发展、绿色发展等多领域、全方位领先发展的“快车道”。

    敲响“科学转型”鼓点

    今年5月22日,太钢举行“十二五”重点项目责任制签字仪式。在这个仪式上,太钢对“十二五”转型跨越发展重点项目的目标、责任、进度、措施及组织机构作出全面部署。太钢人正式宣布:在2014年8月8日——— 太钢建厂80周年之前,全面实现“十二五”转型跨越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目标任务。

    在太钢集团董事长李晓波看来,经济“一枝独秀”,并不能解决企业其他方面“短腿”造成的发展难题。他坦言,这个问题他“想了好久”。转型是个系统工程,唯有全面推进才能协调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实施“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战略,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这些战略决策对太钢的转型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喜讯传来正当时。7月16日,太钢冶金除尘灰资源化工程A炉成功出铁,这是国内首套可同时处理不锈钢除尘灰和碳钢除尘灰的全功能冶金除尘灰资源化装置,标志着太钢循环经济取得重大突破,不仅实现了废弃物全部回收再利用,而且实现了废水、废气和废弃物全部循环再利用。

    这套装置正式投产后,每年可生产含铬镍的铁水16万吨、普通铁水16万吨,全部回收的冶金除尘灰、红泥、废钢、废渣等可作为富氧竖炉生产原料,相当于太钢每年可少采购精矿粉53.3万吨或266.5万吨矿粉 (贫矿)。用通俗的话说,太钢找到了一座年产200万吨铁矿石的“新矿山”。

    第二次大决策瞄准“制高点”

    今年上半年,太钢坚持做强主业、延伸发展、多元发展、绿色发展,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优化品种结构,深化对标挖潜,持续改善经营质量,克服了原燃材料成本上涨近20亿元的市场不利因素,实现营业收入625亿元,同比增长10.11%;不锈钢产量146万吨,继续在全球不锈钢行业中保持第一。

    “到2015年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成为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十二五’末等于再造一个太钢!”李晓波掷地有声,太钢启动第二次大决策的时候到了。

    其实好戏早已上演。

    太钢第一次大决策,始于2001年新班子刚上任时。这个风险决策源于领导班子的新战略:在普通钢与特殊钢之间,重点发展特殊钢;在特殊钢中发挥自身优势,集中力量发展不锈钢,将不锈钢做大做强。当时,太钢已被挤出“全国十大钢企”之外,企业资产有三百多亿元,新不锈钢工程投入就需三百多亿元,工程失败,赔光家产也不够还债。决策者们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勇气,筹集资金、科研攻关、开发新品、抢占市场,当太钢形成年产300万吨不锈钢能力的同时,企业也站在了全球不锈钢生产企业的制高点。

    正因为“转得早、转得快、转得准、转得好”,在刚过去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太钢才能在全国进出口深度下跌的逆势中率先冲出“谷底”实现正增长,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2009年,太钢不锈钢产量达到248万吨,比上年增长32.2%,排名世界第一,真正成为全球不锈钢“龙头老大”。

    “世界第一”光环笼罩下的太钢何去何从?“十二五”能不能再造一个新太钢呢?面对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太钢适时启动了第二次大决策。

  进入“五轮”驱动时代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全面推进“三个转变”,坚持做强主业、延伸发展、多元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成为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太钢人对实现“十二五”新的发展目标显得信心满满。

下一篇: 转型跨越一年间:山西焦化打造煤炭全产业链
上一篇: 山西焦化86亿建6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合作伙伴 | 人员查询
Copyright @ 2010-2012 时闻网 All Right Resverd
晋ICP备11001619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140100400005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 晋B2-20011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