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文配图:赤瓜礁海战。 |
南海,外媒又常常称为南中国海,位于南海上的所有岛礁一直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这片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成为一片不平静的海洋。近日的南海争端让人们不禁回忆起历史上的南海冲突。1988年那场赤瓜礁自卫反击海战对人们来说一直是迷雾重重:那场海战究竟因何而起?最终结果如何?对日后的中国海军建设有哪些启示?
带着这些问题,环球网记者田菲、张加军近日独家专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技术部原部长海军少将郑明和这场海战我方海上指挥员陈伟文海军少将,为您揭开那场海战的谜团。
上世纪70年代开始越南与中国争端不断
郑明少将回忆起这场海战的起因时说道:“88年赤瓜礁海战的爆发绝不是3月14日一天的事情,而是长期以来南海态势不断发展,争端不断升级诱发的一场战斗。”
20世纪70年代,随着南海海底油气资源的发现,南海的经济利益越来越凸现出来,周边国家开始用武力抢占南沙群岛的岛礁企图划入自己的版图,有的还利用外资开发海底的油气资源。此时,我国有关南沙诸岛版图虽然有公诸于世的断续疆界线,但实际上除了台湾当局驻守在太平岛之外,在70年代时期的中国没有实际占据南沙群岛中的任何一个岛屿甚至岛礁。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需要一个和平环境搞建设,既要稳定的周边环境,也要保卫领土主权,中国在克制地寻求与周边国家谈判解决这些岛屿的争端。反观南海周边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却不断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