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黄翠平的苦竹茶厂,看到的是宽大敞亮的四合院厂房,各式各样的制茶机器,成堆的茶叶原料,全新的办公室,满墙的优质茶叶奖状,似乎很难体会到几年前她曾经一贫如洗,更难以想象的就是源于3000元的小额信贷资金,让家徒四壁的破落户几年时间成为全县的致富能手。
“现在承包了300多亩茶园,家里的这些设备加起来就得20万左右,每年的流动资金都要十几万。”2011年7月23日,宜信“宜农万里行”活动远赴陕南美丽茶都西乡县,深入考察宜农贷及小额信贷给这个秦岭深处的贫困地区带来的沧桑巨变,黄翠平家就是本次考察团走访的第一家农户。
西乡妇女发展协会主席秦秀平与茶农黄翠平
宜农贷缘结西乡
“08年以前家里一直很穷,即使老公外出打工,由于没有文化,光靠做苦力一年下来刨去开销啥也没了。想开茶园没有钱,亲戚都不借钱,去银行借钱也批不了。07年知道了西乡妇女协会小额信贷项目,并在协会的指导下承包茶园、购买机器设备开始创业。之后通过宜农贷项目又成功贷款帮茶园度过困难期,真的非常感谢协会以及那些陌生的出借人。”虽然第一次见面,黄翠平朴实的言辞仍掩饰不住对宜农贷及西乡妇女发展协会小额信贷资金支持的感激之情。
宜农贷客户黄翠平
宜农贷考察团合影
宜农贷是宜信公司于2009年创立的P2P小额信贷扶贫助农项目,通过宜农贷助农平台,城市爱心出借人可以把钱借给远在贫困山区的农户,100元起就可以帮助贫困农户脱贫。截至目前已经与河南虞城、陕西西乡、青海大通等地7家小额信贷机构建立合作,帮助了近两千名远在偏远山区需要信贷资金支持的贫困农户开启脱贫之门。陕西西乡妇女发展协会是宜农贷建立合作关系的首家小额信贷扶贫机构,2005年10月在国际计划的帮助下成立,是陕南地区唯一一家小额信贷扶贫机构。成立六年来,西乡妇女发展协会累计发放贷款资金2300多万元,服务8000多妇女,通过培训与信贷资金支持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妇女家庭地位及综合素质。
“在我们资金最困难的时候,是宜信带给协会更多的合作和机会。”自09年合作以来,宜农贷项目累计为西乡妇女发展协会提供超50万助农资金,帮助百余名妇女走上脱贫致富路。西乡妇女发展协会秦秀平秘书长介绍到,除了宜农贷项目合作外,宜信还为西乡妇女发展协会提供了更多的“外联”机会。“协会从去年起,连续获得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社会企业成就奖,招商局扶贫创新行动奖,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的人物奖等众多奖励。”
此次宜农万里行考察活动受到西乡县政府热烈欢迎,西乡县委宣传部长韩莉,外宣办主任张斌等领导前来欢迎,并就宜信宜农贷对西乡助农扶贫事业、妇女发展及县域经济的腾飞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扶贫农户的“娘家人”
除了黄翠平家,考察团还来到同样也是种茶大户的李文芹家。
西乡县位于陕西汉中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全县人口41万,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以农业为主。近年来随着茶叶经营范围的扩大,西乡现拥有24万亩客观光茶园,被誉为中国最美茶乡之一。茶叶生产以汉中绿茶、炒青、仙毫比较有名。农户黄翠平、李文芹两家的生产的优质茶叶都在县里获过大奖。
宜农万里行考察团体验茶农劳作辛苦
“快去接你的娘家人,你娘家人又来了”,李文芹的丈夫看到宜农万里行团队来了,满脸笑容的招呼老婆李文芹。西乡妇女发展协会秦主席讲到,很多借款农户都把协会当成了“娘家人”,在“娘家人”的帮助下,她们才有了社会地位有了事业。
“之前问她(李文芹)过去的生活,还有为什么从协会借钱,她都会掉眼泪,当时生活真的是太苦了。” 2005年以前,李文芹和丈夫主要依靠粮食种植和给别人的茶园打工维持生活,存款也就1000多元。李文芹的弟弟还得了白血病,加上年迈的父母需要养活,李文芹四处借钱都借不到。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李文芹下定决心承包茶园,改变贫困生活。由于太穷银行没有批贷,李文芹找到协会贷到了3000元,并向亲友借了一些钱,然后找到村委会并最终拿到了承包权。从此,李文芹凭借自己打工和学习积累的种植经验,和丈夫辛勤耕作在田间,真正走上了创业之路。
宜农万里行团队到访李文芹家
每年采茶旺季,李文芹的茶园流动资金就要十几万,茶园的利润更多地以债权的形式体现,所以从协会的小额信贷仍旧是她们茶园经营不可或缺的资金渠道。
“除了协会的‘娘家人’外,现在很多借款农户都知道她们娘家人的队伍越来越大,宜信宜农贷也是她们娘家人!”秦主席兴奋的跟大家分享这份喜悦。
借出100元 她的命运因您而改变
“骑着摩托车去走访农户,基本每天要走60多公里,短的话3天走访一次,最长一周。通过走访,才能随时了解农户借款运用请款,还能起到监督作用,做好风险防范。”西乡妇女发展协会在骆家镇金家岭村没有办公室,信贷员何松林便用自家屋子当成了协会的办公室。屋子墙上挂满各种信息资料。西乡妇女发展协会主要职能是给贫困农村扶贫提供小额信贷资金及培训支持,还利用各种途径资助贫困儿童,这也是何松林重要工作职责之一。
信贷员何松林
随后,考察团还走访了骆家镇金家岭村朱彩兰、岳菊芳家。这两户住的还是土房屋,特别是朱彩兰家,外面下大雨,家里就会下小雨,房子到处都会漏雨漏风。岳菊芳为了节省电费,到现在家里还没有用上电。在大家看来她们依旧贫困,但较之前的一贫如洗还是有了加大改观。通过小额信贷一两千元的起步资金,她们基本从养猪养鸭开始,迈开脱离贫困的第一步。
住在简陋木屋里的农户朱彩兰夫妇
至今家里还未通电的岳菊芳
“家里穷从农信社申请不到贷款,亲戚都不敢借钱,如果不是协会和宜农贷,我们家就没有希望了。”岳菊芳的小女儿目前还在上大学,朱彩兰71岁高龄仍旧在茶园辛勤劳作,虽然困难重重,无论是出借人还是随行专家从这些自强的农户身上,看到了小额信贷给她们带来的希望曙光。
本次宜农万里行考察团邀请了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刘帆,《清华管理评论》高级编辑罗茜文;中国日报、网易、三秦都市报等媒体记者;宜农贷出借人代表以及CCTV《诚信中国》摄制组等加入本次宜农万里行团队。
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刘帆老师深有感触,金融机构本身安全性考虑就很难惠及普通大众,中国小额信贷机构及宜农贷项目都是非常有建设性和前瞻性。刘老师强烈肯定了宜信宜农贷在挖掘社会金字塔底层人群的信用价值、对中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层面所作的贡献。刘老师用幽默的言语高度赞扬宜农贷创造的造血式扶贫模式有效保障了扶贫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宜农万里行考察团晚间座谈会
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刘帆发言
宜农贷出借人代表丁老师也表示,信任很重要。从宜信宜农贷以及西乡妇女发展协会等小额信贷组织的代表身上,看到了自信和信心,希望更多出借人能加入宜农贷扶贫助农的队伍中来。
借出100元,她的命运因您而改变。秦岭深入的扶贫奇迹在不断的被刷新,在宜农贷“可持续扶贫”项目加入下,中国扶贫事业的发展将迎来更好的明天。献出您的爱心,小额信贷扶贫事业,期待您我的加入!